因為沒注意到每月一書只能投稿前幾名的書
所以 第一次以題材錯誤之名被退件
以下留作紀念 虧我還去買書
不過是值得啦!
/////////////////////////////////////////////////////////////////////////////////////////////
書名:快樂的15個習慣
日野原重明醫師視15個習慣為珍寶,不禁驅使我往書裡探索的好奇心,想看看這些寶物到底有多珍貴。因此,當我閱覽此書,看到醫師所列的15個習慣時,我笑了,因為看似簡單心想有什麼了不起,但同時我又我沉默了,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又能夠在未來做多少。
尤其是「抱持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心態」這部分我一直無法做到,或許是我的個性太悲觀,或許是受荀子「人性本惡」的思維所影響,常常對事、對物、對人抱持著負面想法,在我的觀念裡,除非是親朋好友,其他人我都信不過;未來是黑暗的,因為我沒有什麼遠景;看著雙雙對對手牽著手,我總會暗自預言他們必定會分手。我多麼希望這個世界讓我看起來是美好的,不是醜陋的,但電視上那些聳動的新聞又該如何讓我相信這世間的大愛呢?歷歷在目地揭露在我眼前,我實在無法在相信這個世界還有溫暖……直到某一天,我在火車上暈倒了,在眼睛開闔的縫隙間,透露出來的不是我一直以為的冷漠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昰大家寄予的深厚的關懷,是大家緊張地想辦法為我急救的熱切,就在這一刻,我的嘴角微微上揚了,能感受到心頭暖暖的,至少這世界還不算太壞。
「物質豐足後,我們失去了什麼?」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日本人滿足了食衣住行育樂後,相對的失去為他人設身處地的那份愛,反而是捷克人自身雖受到困難擾身,卻反而能體會他人的苦痛,切膚之痛真的讓人忘不了啊!書中提到說「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反而不會去珍惜」,或許因為沒有那段痛徹心扉的苦,所品嚐的甜不會太深刻,更容易遺忘掉並且丟棄掉。人們緊緊捧住自己的飯碗,不願意施捨任何一粒米,因為曾經痛過,不是更應該伸出援手,幫助那些需要我們的人嗎?是的,人們都應該重新思考體諒他人的重要價值!身為這個地球上的一份子,踩著同一片土地,呼吸同一份空氣,更應該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胸懷啊!
從小學時代起,爸爸媽媽就時常提醒我們在家要養成好習慣,老師在學校也經常呼籲學生們培養好習慣,這樣才會人見人愛,但培養好習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現在,我終於了解。閱讀此書,我明瞭:良好的習慣正是為無限的可能預做準備。家庭是好習慣的搖籃,凡事從家中學習而成年後,旁人就會從那家孩子的言行舉止判斷出這個家庭的教育是否成功,多半也是由這個孩子的習慣和體態中觀察出,正所謂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就是家庭中的模範,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因子。常聽教授們提起他們的面試經驗,往往吻合教授心意的同學多半是擁有好的儀態以及好的習慣,因為從小培養出來的習慣,讓教授一看便知道這是個有教養的孩子!因此,當父母認真勸導我們時,做的其實是我們,重點在於我們是不是真的想要改變,而不是當做耳邊風,而一切的一切都會顯現在孩子的未來。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習慣絕非困難之事,而是一種生活中的節奏」,一針見血地點到習慣的重點:只要每天做同一件事,久而久之,當有一天突然打住時,會有一股奇怪的感覺,像是少了些什麼,習慣就和你成為一體,成為生活中的的步調。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這個課題,令我頗感意外,難道我們要習慣死亡?古時候死亡這兩個字是個禁忌,古人常以「大去」、「西歸」為代名詞,但死亡對於現代人早已不再是那麼嚴肅的話題,已有不少書是探討死亡這個主題。醫師告訴我們,死亡真的不可怕,因為當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就一定會在未來某一時間死去,這是理所當然的循環節;我們要學習日野原醫師的人生態度,時時刻刻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不要把一切視為偶然,能夠遇見就是一種得來不易的緣分,把握它並珍惜它,人生只有一個,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走;當我們隨時準備好,那死亡來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感到懼怕,而是坦然接受事實。
書中有一部分提到─從「don’t」社會到「let’s」社會,我認為這是個非常棒的提議!當這個社會充滿著禁止招牌時,很多人就會想著:或許我可以做些不能做的事,而且會更想去挑戰和嘗試,因為被禁止,人們就會有一股欲望更想去衝破,這永遠都是人類的奇怪的矛盾點。因此,我完全贊同日野原醫師的想法,當整個社會都在說不時,我們可以轉換一個角度,提昌一起做什麼事,一起戒菸、戒酒或是一起幫助老弱婦孺,全體動員更能喚起多數人的意識,結合大家小小的力量來完成一件大事,Let’s go!
在這個慾望無窮的地球上,人人無不希望索取無度的物質需求,但閱讀此書使我知道原來希望是必須向內求的,我們應該仔細凝視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能力,取代外求的「having」而選擇「being」來思考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以及想在未來過怎樣的生活。《人生要活對故事》提到說,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我們希望看到自己的墓誌銘上被刻上什麼字,並以此為目標,努力往那兒走就是了。聖經提到,有信念、有希望、有愛,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每個人都有這個必要設立一個目標,去達成,去努力,去實踐,因為培養好習慣對我們有益無害,領導一個健康的人生,不僅是人生康莊大道上的有力資產,更是面對任何挑戰的強心丸,我們需要好習慣來支持,更需要毅力來實現!
~自己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