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任何的powerpoint簡報,都是個人思想、魅力的延伸。
從圖文、表格的安排和色調的配置,一個人處理資訊的模式和氛圍,一覽無遺。
這些道理,不艱澀,是當頭棒喝!
把下面這五句話瀏覽過一次,你對powerpoint會完全改觀!
1、「聽」還是「看」?
The audience will either read your slides or listen to you.
They will not do both.
So, ask yourself this: is it more important that they listen,
or more effective if they read?
「觀眾不是聽你說,就是看你的powerpoint。他們不會同時做兩件事。
做投影片之前,先問自己:究竟是聽重要,還是看重要?」
做任何簡報之前,一定要先釐清內容、觀眾、和自己的關係。
接著,找出一種主要的傳達訊息模式(例如:視覺圖表),另一種就是輔助的角色。
太多傳達模式,只會讓觀眾應接不暇而分心。
2、請不要「懶」!
It’s laziness on the presenter’s part to put everything on one slide.
「將所有資訊擠在一張投影片,沒別的原因,就是懶。」
這句話,是給所有簡報者的當頭棒喝。
或許不是有意的,但惰性作祟,就是會讓人不自覺訊息越放越多。
每做完一張slide,再問問自己這張的訊息是不是還能切割,看起來更清楚。
3、「想法」=「投影片」?
Creating ideas, not slides.
「你是在創造想法,不是做投影片。」
很多人會把投影片當成是筆記本,簡報時,就是把這些筆記呈現完。
這種心態,自己和投影片的關係是疏離的;
看在觀眾眼裡,接收的訊息就會零散,沒有中心思想。
在開始前,先想想自己的傳達的主體概念是什麼,再由這個主軸,安排你的投影片圖文、色調。
4、三秒原則
Remember the 3-second rule.
「記住,三秒鐘原則。」
吸引人的視覺,三秒鐘是關鍵。
若不能在短時間控制觀眾的注意力,這就是一張失敗的投影片。
一行不要超過六個字,一頁不超過六行。
5、設計師思考
To succeed as a presenter, you must think like a designer.
「要當一個好的講者,你必須有設計師的思考。」
我們在做投影片時,很容易忽略字體和色調對整個簡報的影響。
「設計師」聽起來標準很高,但其實就是不斷地調整,直到整個畫面和訊息看起來舒服、明快。
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會一步步培養出設計師的美感。
節錄自《商業週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