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在此↓↓↓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800&pnumber=9


 

時代的演進21世紀後媒體逐步取代書本成為掌控人們眼耳的工具

不能說媒體足以教育我們

卻不能否認媒體在生活中一直是隱藏版的教育家

雖說只是看一看卻會在潛意識裏頭留下痕跡

改天說了什麼或記得了什麼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點影響不可諱言。

 


而就因為發生什麼事都想告訴人們的媒體

人們漸漸懶得去探索身旁的新奇

反正媒體會報導一堆雞毛蒜皮的事情

哪需要我們走出去  
 
 
 
 


人們就被寵壞了。

這是件好事嗎?

他會想:「一定還有更簡單、更輕鬆、更不挑戰我尊嚴的閱讀方法」  


我身旁就有人這麼對我疾言:「一定有更輕鬆地賺錢方法!」 

但我不以為意。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觀念在現代人腦子裡已逐漸式微。

許多資訊得來的太容易,

但是工作上的努力卻不成正比

也造就了很多名嘴批評現代90後為草莓族

不是說一碰就爛,而是沒有爛掉的準備。





張大春說人們愈來愈缺乏探究真相的洞察力。

「那個版本根本就和最初的故事幾乎不相干,只是,也沒有人關心這些故事根本不相干。」 

有想像力倒是件好事,對於台灣創新文化是需要的元素。

但如果在每一件新聞都加上一筆那真實性就消逝了

將必要的東西投注在對的事情上是會成功的,
 
只是KEY元素這種點對點的專注力似乎弱了許多。
  

追根究柢在我們真的關注的事情上是存在的

只有在大家同仇敵愾時才會浮出水面 

誠如最近洪案大家努力挖掘真相和證據的現狀是可以見得的。

  
 
 
 



  


「本來是你關心的事情你就會越來越關心,但是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就會越來越不知道。」

古人講求博學多聞

現代人理當自勉之

但若要深入探究,當然是細究一二,而不會是每一個都去深入學習,

什麼都去學什麼都想辦法了解這倒是人的理想境界

我都是以此自勉,卻不勉強自己,每個人都有個性

不是人家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應該是20多歲了

我真的覺得小時候應該多學多看

是後悔了小時候的環境讓我沒有學習很多

但我會讓我的孩子們把握青春多學習並及早知道自己的興趣在那兒

輔助孩子們探索是父母的責任。

那就把自己當成是小孩子

繼續多學多看,但是長大人的責任也要漸漸承擔起來了。 






我讚同張大春的臉書反饋

臉書帶動的文化無疑是一種追求讚賞和按讚的文化

沒有人按讚就是失敗的觀念

讓每個人都努力想成為生活的別人關注的焦點

所以每天不斷地為了別人而活

壞的是那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嗎?

好的是你會嘗試更多不一樣的LIFESTYLE

總而言之還是有好有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quirrel13 的頭像
    squirrel13

    Paradise YOU & ME

    squirrel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